万达到底欠了多少钱?为什么卖了8年,债务还解决不了呢?这家中国家喻户晓的地产公司,如今却是债务缠身红启网,现在还挂着10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已超76亿元,连王健林个人都被强制执行了1.86亿。
巅峰之时,万达坐拥500多座万达广场,一年号称租金300多亿,堪称是宇宙最强包租公。当年疫情的时候,王健林大手一挥,免了万达所有租户1个月的租金,这可是高达30多亿的租金。王健林跟万达的实力可见一斑。
可为什么从2017年到现在,万达一直在卖资产,可是这债务总是还不完呢?
根据大连万达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底,万达短债大约是400亿,可是现金储备就150多亿,总计有息负债是1300多亿。
换句话说,你家存粮就150多斤,可是接下来一年你们还得还邻居400多斤,这还不算上你们自己家里要吃的粮食。这日子还怎么过得下去?
那万达目前造血能力怎么样?万达最后一份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个季度利润还有97亿,虽然比2023年同期的110多亿下降,但是看着还不错。这问题不就来了,这一年还能赚100来亿,这万达的日子怎么过成这个样子?
万达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总资产是6000亿左右,总负债不到3000亿。负债率不到50%,在地产公司里面是非常健康的。
我给万达算了一个账,25年万达卖了48座万达,预计套现500多亿。去年卖了26座,预计套现300亿。另外卖了万达电影,预计套现100亿左右。2017年卖万达文旅跟酒店,套现也是600多亿。另外卖海外资产,能查到的报道的,有具体数字的,已经是200多亿了。如果再算上一些小的交易,那从2017年以来,万达累计套现应该在2000亿左右。回笼了这么多现金,现在负债率、利润又还不错的情况下,万达怎么就混得这么差?
你可能会想1300多亿的有息负债红启网,难道不用给利息么?利息是肯定要给,可是这净利润不就刨除利息之后的么?
其实从万达公开的数据去分析,也没啥好分析的,又不是上市公司,数据都是他们自己写的。这就好像一个人,你看着病怏怏的,但是他的检查报告都还不错,这就说不过去了。
如果我们从王健林的角度来说,从白手起家,到走到中国首富,再到如今的负债累累,他其实已经不能做得最好,如今走到这个地步,并不是他个人能力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时代改变了,而他却没有变。
这是什么意思呢?
王健林是在90年代放弃公务员的工作去创业的。当时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候,也是人口上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王健林当时碰到了一个最好时代,那就是房地产开始市场化。他捉住这个风口,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2000年之前,他靠着足球在中国打开了名声,又靠着房地产完成了原始积累。在那个经济向上的时代,基本就是卖方市场,需求是远远大于供给的。因此只要你胆子够大,再加上一些缜密的心思,基本就能赚到钱。也就是我们说的胆大心细。王健林正好就是这样一个人。
之后他又把这个思路带到商业地产、电影、文旅等产业。在2012年他的个人财富达到了第一次巅峰,他成为了当年的中国首富。
可是在这一年有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那就是他跟马云同时成为了央视年度经济人物。两个人还在现场打赌,10年之后是线下继续领先,还是线上完成弯道超车。王健林很自然是固守己见。
其实王健林并不是一个保守的企业家,在万达的发展过程中,他一直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比如说他很早就跟BAT中的另外两个巨头合作,投资50亿成立合资公司。他还自己砸钱搞了飞凡网,收购同程旅游等。
可是王健林搞的所有项目,最后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简单,万达是一家缺乏互联网基因的公司,速度、反应都远远不及互联网创业企业,光靠着有钱,根本拼不赢。
为了拓展更多的商业模式,王健林还曾经大举进入了电影产业,这跟万达的主业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互补。不管是开电影院,还是自己投资电影,万达这一块都算是成功的。这也是万达电影后来还可以卖出一个不错价钱的原因。
可是王健林选择进军海外的举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其实失败的问题,并不在于海外投资,而是他在不成熟的时机选择出海。不完全统计,王健林在海外投资了2000多亿。这里面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信贷来的。2017年国家开始严查海外投资,并且收紧信贷。王健林不得不调转枪头,出售海外资产,回笼资金。
同时王健林在房地产还势头非常猛的时候就已经提前洞察了房地产下滑的趋势,提出踩了刹车。虽然如今万达还有很多问题,但如果不是2017年王健林提出踩刹车,把文旅产业跟酒店卖给融创跟富力,如今他大概率就跟恒大一样,掉入深渊了。
万科那是亲儿子,有深圳不断在输血。万达一切只能依靠自己。2021年之后,房地产全面崩盘。王健林左支右绌,不断在维持万达这个帝国。他拆分珠海万达商管,并且引入了太盟集团等新财团的投资,说服投资人放弃回购股权,清空海外资产,卖掉万达电影,甚至连万达广场也陆续卖了100来座。
可以说站在王健林的个人角度来说,他已经足够努力,也做的足够好,可是为何万达还没起死回生?这就是时代问题了。
在这个经济下滑,伴随电商崛起的时代,人们在线下消费频次越来越低,商场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同时国内消费市场的内卷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很多四五线城都建了好几个商场,甚至一个地方前后左右就挤了四五个商场。看着城市是高大上,可是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生意做。
在这样的时候,王健林又怎么挽救危局呢?那万达还能撑下去呢?我觉得万达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毕竟经济正在逐步回暖。只是属于万达跟王健林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未来你在中国的富豪榜的前100名中,都不可能再看到跟地产相关的富豪。
博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